測定鋼中殘余奧氏體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種,有基于X射線衍射的國家標準方法、金相法、磁性法和電子背散射衍射(EBSD)法。
常規X射線衍射方法的問題在于:當鋼中存在嚴重織構等擇優取向時,衍射強度測量值就會超過允許波動的相對范圍,造成測量結果嚴重失真。當樣品被X射線照射時,每一種晶相產生各自的X射線衍射模型,碳化物相也同樣產生一種X射線衍射模型,所以碳化物會影響奧氏體相和馬氏體相的衍射峰,從而影響奧氏體含量的準確測定。同時,單一樣品測試時間較長,通常需要1小時以上。
金相法和磁性法對含量較低的殘余奧氏體含量無法做到準確測量。
EBSD法測量奧氏體含量時操作簡單、制樣方便、掃描范圍比較大,可以定性分析奧氏體在組織中的分布情況,但還不具備準確測量奧氏體含量的能力。因為當奧氏體分布于馬氏體的晶界上,或者奧氏體晶粒非常細小時,會導致小奧氏體區域的菊池衍射花樣模糊或者無法解析,在圖像處理時這些奧氏體區域就被誤處理成鐵素體晶粒,導致奧氏體的測量結果偏低。
本文使用意大利GNR公司的AREX D殘余奧氏體分析儀對低含量奧氏體樣品進行測試。AREX D結合了傳統X射線衍射方法,并改進了其不足,如:測試時間過長、數據分析繁瑣、無碳化物扣除功能,這些問題都被AREX D所解決。
在現代工業生產加工體系中,殘余奧氏體含量的精準調控是確保鋼鐵制品質量穩定性的關鍵環節。作為影響鋼鐵熱處理后產品性能的核心指標,殘余奧氏體含量的精確測量對于優化工藝參數、保障產品質量一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。
傳統化學蝕刻法與金相分析法受制于檢測靈敏度和測量精度的局限,難以滿足工業級高精度檢測需求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X 射線衍射技術憑借檢測性能,可實現低至 0.5% 的殘余奧氏體含量精準測定。基于此技術優勢,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(ASTM)專門制定了 E975 標準方法,規范 X 射線法在近無規結晶取向鋼殘余奧氏體含量檢測中的應用。
意大利GNR公司AREX D 臺式殘余奧氏體分析儀嚴格遵循 ASTM E975 標準設計開發,作為專業級檢測設備,突破了傳統 XRD 需依賴附加模塊開展殘余奧氏體檢測的技術限制。該設備集成模塊化設計與智能化操作界面,具備操作流程簡化、檢測效率高、數據可靠性強等顯著優勢,操作人員無需復雜培訓即可快速掌握使用方法,有效降低了專業檢測的技術門檻,為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。
意大利GNR公司AREX D 臺式殘余奧氏體分析儀憑借創新的一體化集成設計,在同類檢測設備中展現出優勢。其搭載的高分辨率檢測器,可實現對樣品殘余奧氏體的含量快速獲取,確保檢測數據的時效性與準確性。配套的智能分析軟件采用極簡交互設計,用戶只需簡單操作即可完成全流程檢測。系統具備自動數據采集、智能算法分析及可視化報告生成功能,摒棄傳統人工計算與復雜數據處理流程,真正實現 “一鍵檢測,即刻出報告" 的高效檢測體驗,大幅提升質量檢測工作效率與分析的可靠性。